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第十四届科普宣传活动周作品: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5/5/21 9:46:34 | 1408次浏览

第十四届科普宣传活动周作品:

《家养情况下的变异》读后感

八(1)班 徐怡雯

在上过生命科学课之后,我个人对于物种的起源,以及变异其实一直都很感兴趣。近来我读了一篇叫做家养情况下的变异的文章,的确有一种让人茅塞顿开的感觉。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提到了物种的变异其实与物种本身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有关。变异其实与物种没有生殖能力的细胞和DNA的改变都有不可磨灭的关系。一方面来说,由于物种本身的关系而造成的基因变异以及由于环境使得生殖系统造成变化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物种一定程度的变异。然而变异若不是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不断地进行的话,那么就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原来的状态,而并不发生改变。而与野生动物相比的话家养动物的性状更偏为畸形。就比如说家鸭和野鸭,两者相比的情况下,野鸭翅骨的骨骼重量相对于全身的骨骼重量而言,就比家鸭的,显得更重;而家夜的腿骨骨骼相对于全身的骨骼就比野鸭要重。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环境和物种本身一样,对于物种的变异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来说,尽管物种之间的杂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物种的性状,但是部分科学家实际上也过度地夸张了物种杂交的功用。物种的进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一些无意识的选择,这比如说从西班牙引进的西班牙向导犬,到达英国再经过几十年之后,培养出的品种与西班牙的本地狗就并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我们若研究他们的祖先的话,他们仍出自同一类犬,也就是他们的祖先是同一个犬种。所以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就很好奇,大量地杂交原祖先是同一物种的两种同属动物,又是否可以培养出其性状与其祖先相似,乃至完全相同的原种呢?

指导老师:徐中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